李道亮,男,博士,生于1971年2月,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人,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,博士生导师 ,长江学者特聘教授;兼任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农业信息处理分会主席,国际杂志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agriculture主编,国家农村信息化指导组专家、北京新型智慧农业研究院专家等职;
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,国家863计划项目,欧盟框架计划和horizon2020计划项目等40余项 ,积极开展了养殖水质传感器、水产养殖优化调控模型、水产养殖智能装备研究;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科技一、二等奖7项 ,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7项,出版专著6部,发表SCI/EI论文200余篇;获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,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、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 、农业部杰出科研人才 、教育部新世纪人才、中国科协先进科技工作者,农业物联网首席科普专家称号等荣誉 。2020年5月,获得“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”。
自1999年参加工作以来,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、国家863计划、国家自然基金、国家社科基金、成果转化基金、霍英东基金、欧盟Asia IT&C、国际合作重点等项目40多项。教授农业物联网导论,农业信息学、农业物联网与信息系统新进展及seminar等课程。自2003年以来培养博士研究生22名,硕士研究生60余名。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7项,制定国家标准4项,行业标准7项,出版专著6部,发表SCI论文100余篇。
我国水产集约化高效养殖面临三大科学难题:一是我国水产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高,水生生物富集,对传感器精度的扰动大,现有的传感技术难以实现长时间在线准确测量;二是鱼类水质、营养、病害之间耦合关系复杂,鱼类生长精准调控计算难度极大;三是我国水产养殖环境多样、信号干扰大,从信息感知到传输再到处理控制全环节的系统集成复杂度非常高,水产养殖实时精准控制极其困难。
针对上述三大科学问题,积极开展了养殖水质传感器、水产养殖优化调控模型、水产养殖智能装备研究,已在本领域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321 篇,其中SCI 论文104 篇,EI 论文221篇 ,Google Scholar 引用1542次,单篇最高引用135 次。近5 年,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 论文38 篇,最高影响因子5.578,SCI 他引171 次,EI 论文52 篇。以第一发明人获得水产养殖水体传感器、测控模型与方法、无线测控装备等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5 件,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水产养殖实时测控技术体系;牵头制订水产养殖传感、感知数据、传输网络、控制装备等技术国家标准4 项、行业标准5 项、地方标准1 项。参与了国际物联网标准制定,特别是国际物联网标准农业应用标准的制定工作。研发的产品分别在莱州明波、四川通威、天津海发等水产养殖龙头企业得到大规模应用,在江苏、天津、山东、广东等23 省市累计推广陆基工厂养殖630 万平方米,池塘及近海养殖825 万亩,涉及养殖品种31 个,新增经济效益96亿元 ,推进了我国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